俄乌战火延烧,全球都在猜测谁先扛不住。是俄还是乌?然而,百岁基辛格,这位活着的历史,语出惊人:第一个倒下的,不是交战方,竟是援助最积极的英国!这反常论断,瞬间引爆全球议论。为何是英国?这位老狐狸看到了什么不为人知的英国“软肋”,敢下如此“狠”的预测?
——冲锋在前的盟友旗手——
在俄乌冲突的舞台上,英国一开始就扮演了“铁杆盟友”的角色,姿态高调得让人无法忽视。他们冲在援助乌克兰的第一线,军援金额惊人,2022年就掏出了超过20亿英镑,送去了反坦克导弹、防空系统这些战场急需的关键装备。据说,连自家的一些军火库存都快见底了。
除了硬邦邦的武器,英国还悄悄派出了特种部队,手把手教乌军作战,更不用说那些通过情报共享提升乌军效率的暗中助力。在制裁俄罗斯这件事上,英国更是毫不手软,冻结资产、能源禁运,招招瞄准俄罗斯在西方的动脉。这份激进,在全球主要国家中都是少见的。
可是,制裁是一把双刃剑。俄罗斯干脆停了对英国的油气供应,逼得英国不得不去国际市场花高价采购,这一下直接把国内的能源成本推到了天上。英国政府也许决心坚定地要支持乌克兰,但普通老百姓面对的却是让人头疼的能源账单,冬天想多开一会儿暖气都得掂量掂量。
——掏空了钱包,却还在慷慨解囊?——
那么,英国经济到底有多脆弱,竟然会被基辛格点名说扛不住?这得看看它自身的基本盘。脱欧这件事,本身就对英国经济造成了不小的内伤。到了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这无疑是雪上加霜。英国不是主要的能源生产国,对天然气和石油进口的依赖程度很高。
战争导致全球能源市场动荡不安,英国的能源价格直接翻倍,2022年普通家庭的电费、燃气费平均上涨了让人咋舌的54%。高通胀是另一重致命打击,2022年通胀率一度飙升到9.1%,创下了整整四十年来的新高。你想想,物价像坐了火箭,普通人手里的钱还能买到什么?购买力被严重侵蚀,消费自然也就萎缩了。
经济增长也是乏力得很,2022年GDP增长率只有4.1%,跟脱欧前的水平根本没法比。更糟的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甚至预测,英国经济在2023年可能直接掉头向下,步入衰退。财政状况也是一团糟。2022年英国国防开支高达500亿英镑,其中相当一部分就用在了援乌上。
然而,它自身的财政赤字已经高达GDP的6.4%,公共债务更是堆到了2.5万亿英镑,超过了GDP的100%。这不就是一边借钱,一边拼命往外送钱吗?国家的财政窟窿正越撕越大,这严重限制了它持续支援战争的能力。
——内部的火药桶:罢工潮与社会裂痕——
经济的持续下行,就像是压在社会底层的巨石,随时可能引爆矛盾。果然,2022年夏天,英国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罢工潮,简直要把国家弄瘫痪一部分。铁路工人、老师、护士、邮递员,各行各业的人都撂了挑子,他们的诉求很简单也很无奈:工资涨幅根本追不上飞一样的物价,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了。
你能想象吗?伦敦的交通一度停摆,医院的手术不得不延期,学校的教学秩序一团乱麻。政府跟工会的谈判就像踢皮球,来来回回没个结果,民众的怨气可想而知。再说北爱尔兰,这地方本身就复杂,脱欧跟欧盟闹贸易摩擦后更添堵,现在俄乌冲突背景下,民族情绪又被挑起来了,贝尔法斯特街头的抗议活动,就是这股暗流的写照。
一边是政府在国际上要扮演援乌“急先锋”,摆出一副强硬姿态。另一边却是国内这些盘根错节的结构性问题和层出不穷的应急状况,政府往往疲于奔命,顾此失彼。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有学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英国在国际舞台上这种“逞能”的表现,已经超出了它当前的经济实力,这根本就是一场“危险的赌博”。这话跟基辛格的担忧,可以说是不谋而合。
再想想前首相特拉斯短短几十天的任期,她那种“不惜一切代价”援乌的姿态,直接引发了市场对英镑的恐慌性抛售,最终导致她黯然下台。这活生生就是一个国际政治姿态与国内经济现实脱节的例子。现任首相苏纳克虽然想靠紧缩政策稳定局面,可民众和企业的心里还是凉凉的,信心依旧低迷。
——俄罗斯的韧性,对比英国的尴尬——
有趣的是,同样身处冲突的漩涡,俄罗斯虽然被西方制裁得够呛,却展现出了一股出人意料的韧性,并未如西方预期的那样,迅速崩溃。这背后有几个关键原因。首先,俄罗斯老底厚实,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石油和天然气虽然不好卖给欧洲了,但很快就找到了亚洲买家,那些源源不断的石油美元,依然是它国库里的压舱石。
其次,俄罗斯的军工产业基础雄厚,武器装备基本都能自己造,前线打仗需要什么,基本都能自己补上,不像有些国家,援助完库存就亮红灯。最重要或许是基辛格提到的,俄罗斯设定了一个非常明确且核心的战略目标——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并且他们似乎做好了为此付出任何代价的准备。这种孤注一掷的决心,在某些时候反而成了一种强大的支撑。
反观英国,虽然在国际上喊得响、送得多,可实际效果呢?战场态势并未因为它的援助发生根本性的逆转,它自己反而深陷经济萎靡、社会撕裂的泥潭。俄罗斯凭着硬核资源和那种“就是要达到目的”的战略意志,硬扛着。而英国,却在这种看似高光的国际表演中,一点点耗尽着自己的元气,疲态尽显。
——强国外壳下的虚弱与战略的困境——
所以,基辛格那些听着不舒服的话,真不是空穴来风。英国当下的困境,就像一个表面看起来硬朗,但骨子里已经虚弱不堪的人。持续大规模援乌,意味着要把国内经济和社会绷得更紧,随时可能崩断。要是减少支持,又担心惹恼盟友,丢了国际颜面和地位。这简直是个进退维谷的死胡同。
政府得清醒一点,认识到国家的力量并不是无穷无尽的水龙头,投入是有限度的。正如基辛格那句看似冷酷却一针见血的话:“权力有底线。”英国必须重新审视自己到底有多少斤两,别在国际舞台上打肿脸充胖子。如何在支持乌克兰的道义高地与维护自身健康的现实基础之间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这是摆在伦敦面前一道绕不过去的难题。
振兴配资-配资炒股门户网站-配资股票-国内十大杠杆炒股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