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与武则天的四子两女与李贤的悲剧
武则天与李治共同育有四个儿子和两位女儿,尽管李治深深爱着每一个孩子,尤其是他那些亲生骨肉,每个孩子都是他心头的珍宝。然而,尽管如此,除了早逝的安定公主外,李治的其他四个孩子与母亲武则天的关系,几乎都充满了温情。不同于其他孩子,唯独有一位儿子,李治与武则天的第五子——章怀太子李贤,和母亲之间并没有亲密的记录。更令人唏嘘的是,李贤最终死于母亲武则天的逼迫之下,这一事件为历史添上了一抹悲凉的色彩。
更让人困惑的是,部分历史学者对李贤的身世提出了质疑。有传言称,李贤并非武则天的亲生子,而可能是李治与武则天姐姐的私生子。为了掩盖这一丑闻,李治与武则天决定将李贤抚养在武则天名下。古人有言,如果李贤活得久些,也许武则天永远无法登上帝位。那么,李贤究竟为何在与母亲武则天的斗争中失败?他真的不是亲生子吗?
展开剩余82%李治对继承权的深刻警觉
李治深知皇位继承的血腥与复杂,尤其是在儿子们的争斗中,他更加小心谨慎。李治清楚,他的父亲通过玄武门之变,亲手铲除了自己的兄弟们,才得以稳坐帝位。而自己能够坐上大唐的皇位,也源于两个同母的哥哥在争位中因不幸去世。李治从未允许任何儿子心生争夺太子的念头,他期望能够实现平稳的政权交接。
李治对于儿子们的一举一动极为敏感,时刻关注他们的行为。曾有一件事引发了李治的怒火,废太子李忠在被囚禁多年后,仅因武则天声称他有谋反之意,李治便毫不犹豫地赐给他一杯毒酒。而当14岁的李贤与13岁的弟弟李显玩耍斗鸡,并邀请王勃为他们撰写《檄英王鸡文》时,李治知悉此事后大发雷霆,立即将王勃赶出长安。李治警觉地防备着儿子们可能出现的任何野心,生怕他们会觊觎太子的权位。
李贤的早期政治参与与李治的两难抉择
然而,令历史学者感到困惑的是,李治这样一个谨慎的小心之君,在太子李弘还在世时,竟然将部分太子权力交给了李贤。671年,年仅17岁的李贤被赋予了尚书省的日常事务管理权,这几乎意味着李贤开始参与朝政,且是在李弘未正式继位之前。李治的这一举动非常引人注目:他究竟为何将权力交给了非太子之子的李贤?李治一向忌惮诸子争位,为何要让李贤有机会接触朝政?
实际上,李治此举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基于对未来的深刻考虑。李弘,虽然是李治最宠爱的儿子,却因天生体弱,经常病重。李治尽管尽心治疗,但始终无法根治李弘的病情。此时,李治不得不为可能出现的太子空缺做出预案。为了确保李弘若不幸早逝后能顺利传位,李治便开始着手扶持李贤,作为太子的预备人选。
李贤的太子之路与武则天的打压
675年,李弘因病去世。关于李弘的死因,史书众说纷纭。李治声称李弘因久病去世,但许多人怀疑,李弘可能是死于武则天的毒手。李弘去世后的两个月,李贤终于正式成为太子,李治也开始着眼于新太子李贤的表现。李治此时已然年迈,健康状况日益虚弱,他迫切希望李贤能够稳定政局,平稳过渡。
然而,李贤刚一上任,便引起了母亲武则天的不满。李贤身体健康,处理政务得心应手,与李弘的病弱形成鲜明对比,这让武则天感到了巨大的威胁。李贤在处理政务时,竟开始着手编写《后汉书》,并试图借此暗指东汉时期女主称制的现象,这使得武则天感到更加不安。与此同时,关于李贤身世的流言四起,许多人开始怀疑李贤是否真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甚至有传言称李贤可能是李治与武则天的姐姐韩国夫人的私生子。这样的传言不断发酵,使得李贤逐渐迷失自己,面对母亲的冷漠态度,他开始对自己的身份产生深深的困惑和不安。
李贤的堕落与最终的命运
李贤的处境变得越来越复杂,不仅母亲的打压愈加严厉,就连宫中的宠臣明崇俨也开始对他施加压力。明崇俨是武则天的亲信,并深得李治宠信,他公开宣称李贤不适合继承大统,认为李贤不如其他两个儿子,更具潜力,这使得李贤的境地愈加危险。
紧接着,李贤东宫内被搜出数百副铠甲,这一发现成为了李贤被废除太子之位的导火索。李贤被迫流放至远离京城的巴州,而李治此时却无法为他出手相救。即使李贤的冤屈无人能解,但最让人心痛的是,当李贤离开京城时,连李显都感到不忍,特地送去衣物,表示对兄长的同情。
李贤最终在巴州度过了两年多的时光,直至李治去世,李显继位。李贤也未能熬过这一切,他最终在李治去世后被秘密处死,年仅29岁。尽管李贤死后被重新安葬在父亲的陵墓旁,但他的死依旧充满了谜团和不公,成为唐朝历史中的一位悲情人物。即便关于李贤身世的种种怀疑依然存在,他的一生却依然在历史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或许正如他所深感的那样,无论身世如何,命运早已为他注定。
发布于:天津市振兴配资-配资炒股门户网站-配资股票-国内十大杠杆炒股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