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保定的一家农贸集团,用了整整十年时间,编织了一张精密到可怕的骗贷大网。
他们让员工和家属注册了284家“皮包公司”,这些公司共用一个电话号码0312-2961187,注册地址全部集中在首衡集团旗下的批发市场内。
这些公司从名字上看五花八门,有“高碑店市宋温暖商贸有限公司”,有“涞源县卓惠果蔬批发部”,甚至还有“三亚首衡农产品有限公司”,遍布河北、北京、湖北、湖南等地。
这些公司注册成功后,营业执照、公章、员工身份证、银行卡和网银U盾,被统一收进集团融资部锁进柜子。
员工的任务只是配合拍照。
比如化名刘名的员工,被要求站在市场摊位前举着合同摆拍,假装成“企业主”签字。
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名下两家公司已经向保定银行和北京银行贷出了1000多万元。
流水是假的。
融资部在空壳公司账户里反复倒账,把经营流水“注水”到符合银行贷款标准。
一旦银行放款,钱会立刻被转走。
刘名的银行卡里刚进账贷款,就被融资部全部划走。
还款时,集团从其他员工账户或第三方账户打钱到刘名的卡上,再还回银行。
刘名唯一能感知的“好处”,是每个季度收到集团打来的“奖金”。
这样的操作覆盖了数百名员工。
孝感市场的王某名下两家公司贷款数千万,清苑市场的张某、高碑店水果区的李某,甚至集团总部一名李某名下三家公司都参与了贷款。
一名财务人员透露,仅他知道的此类贷款就达10亿元。
这些皮包公司漏洞明显:社保参保人数长期为零,没有真实员工;注册地址全挤在首衡市场的角落里,实际场地要么空置,要么堆满废弃纸箱。
但银行似乎没发现异常。
首衡集团的实体经营情况更糟。
他们在河北曹妃甸投资3.3亿建的农批市场,三个大门被铁皮封死,仅留一个出入口。
市场内店铺全部关门,废弃家电和纸板堆满过道,二楼被改成工人宿舍,摆满双层铁床。
一位商户交了5.7万元租金,结果开业三个月就亏本倒闭,最后只能改行卖盒饭。
300公里外的饶阳农批市场同样冷清。
200亩的园区里只有顺丰和京东的物流点还在营业,消防箱锈迹斑斑,排水沟塞满泥土。
就连孝感、常德等还在营业的市场,水产区鱼池干裂落灰,进口水果区整层空置。
永州商户在网上控诉:水产区三个月就黄了,首衡不停换经理糊弄人,商户血本无归。
经营惨淡,但集团扩张却越来越快。
秘密藏在建筑成本里。
保定清苑农批市场备案的工程合同造价仅4.667亿,但首衡通过关联建筑公司河北嘉科,用三份补充协议把造价抬高到7.8亿,最终向税务局申报的成本竟达9.21亿。
实际每平米建筑成本仅1460元,虚增后变成2890元。
河北嘉科是首衡的全资子公司,专门承包集团各地项目。
2024年4月,该公司股东突然换成两家首衡市场的商户,但实际控制权未变。
通过这种操作,首衡从银行贷出8.54亿,还拿到6400万留抵退税。
一位前高管直言:“首衡用自己控制的建筑公司虚增造价,套取贷款,风险全甩给银行。 ”
集团总裁魏树俭面对记者质问,只丢下一句:“公司不存在这些行为。 ”
但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谭秋桂点破本质:这是典型违法行为,让员工背负风险,银行资产安全更遭威胁。
振兴配资-配资炒股门户网站-配资股票-国内十大杠杆炒股平台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